The structure and facility of Nucleic acid
DNA结构的柔性
- 类电话线,短程刚性强
- 柔性受限制的因素
- 碱基单键可旋转,受位阻影响
- 戊糖单键旋转受限
- 单磷氧键可以较为自由的旋转
正超螺旋与负超螺旋(环状DNA)
常见的线性B型DNA在其两端被蛋白质固定,或者连接成环后很容易形成超螺旋结构。正超螺旋旋转过多,为左旋;负超螺旋旋转过少,为右旋。
- 常存在于生命旺盛的细胞:正超螺旋广泛存在于复制叉头部和RNA聚合酶前端,需要用拓扑异构酶将其消除才能保证复制转录的正常进行。
- 松弛的环状DNA经拓扑异构酶和ATP作用形成负超螺旋,负超螺旋可以较为容易的部分解链可形成正超螺旋(正超螺旋的图层形似8,俯视顺时针拧)。
- 正的超螺旋在复制转录时会出现;原核生物的DNA都以负超螺旋的形式存在200碱基/个(部分嗜热菌内存在较多的正超螺旋,这对他们的耐热性有帮助)
- LK=Tw +Wr(Twist + writhe= Linking number)
- linking number:闭环中DNA两条链相互缠绕的次数(DNA双螺旋中一条链以右手螺旋缠绕另一条链的次数)
- writhing number:是螺旋轴穿过的次数(超螺旋数或者缠绕数)
- twisting number:DNA分子中的螺旋数(
) - LK能且仅能在DNA被切开后重新缝合改变,即仅有拓扑异构酶能够改变
- 超螺旋状态定量描述
上述公示的意义:DNA分子中的右手螺旋部分解旋,使得超螺旋形成。解旋导致分子的连环数减少,而减少的的连环数转化为了超螺旋数。 - R-Loop
- 超螺旋的结构形成的意义:
- 使DNA形成高度致密的状态以装入核中
- 推动DNA结构的转化:负超螺旋上的张力引起互补链分开导致局部变形,使其更容易参与复制和转录等过程。(拓扑异构酶Gyrase和解螺旋酶的相关功能)
- 维持十字形回文结构[1]
- 促进形成Z型DNA。
- 长度:单链nt,双链bp
- 拓扑异构酶
- type1:切开一条链
- type2:切开两条链
- 作用:解除张力,保持能量的稳定性。
- 拓扑异构体:仅仅在Linking number不同的DNA
- 超螺旋的DNA在琼脂糖ning凝胶电泳中的速度比Relax的DNA速度更快。
中心法则
- DNA的一级结构决定基因的功能。
- 基因:指DNA分子上的特定区段。大部分基因不参与中心法则,只负责一些调控。其中编码多肽链或RNA的基因又称为结构基因。
RNA
- 人体含量最高的RNA是rRNA(75%-85%),其次tRNA(15%),再次mRNA(3%-5%).其中蛋白质编码区只占人类基因组的2%~3%。非编码RNA(ncRNA——none coding)为人体中RNA的主要部分是编码RNA含量的上百倍。
- 核内不均一RNA——hnRNA,分为内含子和外显子两部分,经剪切后成为成熟的mRNA。
- 核内小RNA——snRNA :参与hnRNA的剪接与转运。
- 核仁小RNA——snoRNA:参与rRNA的加工与修饰。
- RNA的特点:
- 不稳定,易被降解。
- 尽管存在某些复杂的二级结构,大多都视为单链。
- 比DNA小得多,比DNA的多样性更丰富。
名称 | 功能 | ||
---|---|---|---|
编码RNA | 信使RNA | mRNA | 蛋白质合成模板 |
核内不均一RNA | hnRNA | mRNA的前体 | |
非编码RNA—ncRNA[2] | 核内小RNA | SnRNA | hnRNA的剪接转运 |
核糖体RNA | rRNA | 核糖体组分 | |
核仁小RNA | SnoRNA | rRNA的加工修饰 | |
转运RNA | tRNA | 转运氨基酸,合成多肽 | |
胞浆小RNA | scRNA/7SL-RNA | 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分 | |
微RNA | microRNA | 翻译调控 | |
小片段干扰RNA | siRNA | 免疫 | |
核酶 | ribozyme | 催化 | |
除了上表列出的RNA外,还可能有诸如CRISPR中gRNA这样的功能性RNA |
mRNA
- 成熟mRNA上每三个密码子编译一个氨基酸,因此每三个核苷酸成为一个氨基酸的遗传密码。
- 起始密码子(codon)通常是AUG——甲硫氨酸
- 成熟的mRNA
- 对于真核生物,成熟mRNA:5‘端甲基化——加帽
(甲基化的鸟苷酸残基)可作为翻译起始的标记,也能起到保护作用;3’端多聚腺苷酸序列(AAAAAAA...AA)该序列的长短代表mRNA的寿命长度;AAUAAA(为poly-A前端和poly-A聚合酶的识别区段) - 对于原核生物,在AUG上游约10个核苷酸处有一段富嘌呤的序列,简称为SD序列,通常具有序列保守性,与翻译的起始有关,是核糖体小亚基16S rRna结合的部位。
- 成熟过程:
- 对于真核生物,成熟mRNA:5‘端甲基化——加帽
- 核糖体对mRNA有保护的作用。
- ORF(open read frame):起始与终止密码子之间的片段
ncRNA
- 人和鼠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有99%是相同的;人和猩猩的基因差别为1%,来源于非编码RNA。造成人个体差异的基因约有0.3%是蛋白质编码基因:生物的复杂性不是由编码蛋白质决定,而是由隐藏在基因组里的非编码RNA决定。
- 相关功能:
- 翻译:rRNA,tRNA
- snRNA识别hnRNA的剪切位点产生成熟的RNA。
- snoRNA将尿苷修饰为假尿苷;参与rRNA的加工、修饰.
- miRNA调节基因的表达与翻译
- 端粒酶RNA作为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的模板。
tRNA
- 含多种稀有碱基,且修饰十分丰富
- 结构
- 反密码环
- 可变环
- 氨基酸接受臂
- 不同的tRNA中也含有固定不变的碱基,这些碱基大多集中在突环中。
- tRNA的三级结构: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倒L型.
- 氨基酸接收臂都是以CCA结尾,然而不同的tRNA能够特异性识别氨基酸的原因是,有专门的蛋白(类似于分子伴侣)可以将氨基酸和对应的tRNA固定到一个较为接近的位置并成键。
rRNA
- 核糖体中蛋白质和RNA占比:35%:65%
- 组成:大亚基+小亚基
- rRNA的空间结构较为特殊,以完成特别的任务
核酶:非蛋白质,是RNA
- 某些小RNA能够催化特定的RNA降解
siRNA
小片段干扰RNA:诱发mRNA降解